第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由于市场经济和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单一公立学校的格局被打破,入学机会的单一分数标准也被打破。教育在规模、数量上的大发展,使其具有全民教育的价值。但旧有的制度性障碍在市场环境中的演化,产生转型社会特殊的教育问题:教育机会、教育差距均扩大,即“不公平的增长”。
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具有一种过渡性,在类型上与20世纪50年代相似,故可将其忽略,则新中国的教育公平主要为三种类型。
这样一种划分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认为9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转变时期。②
这一时期是中国开始全面实施市场经济的时期,也是教育公平问题逐渐凸显并日渐引起关注的时期。教育理论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真正关注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从此之后,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日渐增多,进入21世纪之后,教育公平则多次成为教育研究的核心话题,成为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大量涌现。
杨东平的这样一种基于教育公平状况对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是在2005年前后做出的。现在看来,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教育公平状况同时经历的另外一个重要转折期应发生在2010年前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方位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社会经历着较为深刻的社会转型,社会阶层分化呈现出新的态势,社会治理问题引起较为普遍的关注,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也逐渐走向深入,教育与社会阶层再生产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话题。